中欧投资协定:修复关系的希望?
-
中欧投资协定能否修补中欧关系? 德国对华政策转向引人关注
近年来,中欧关系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乌克兰战争后,欧洲国家对中国经济依赖的担忧不断加剧。
就在近日,中国再度试图重启《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这被视为修复与欧洲关系的信号。然而,欧盟方面一直对该协定缺乏热情。德国新总理朔尔茨上台后,其对华政策明显与默克尔时代不同,不再天真地将中国视为单纯的伙伴,而是将其视为系统性竞争对手。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曾一度被认为是深化中欧经济合作的重要契约。该协议放宽了合资企业要求和部分行业外资占股比例限制,同时允许中国进入欧盟能源市场。然而,该协定也引发了一些争议。附件规定中国政府可拒绝外国投资者向境内非营利组织注资,已有的非营利组织负责人应为中国公民,这被一些人认为是对自由表达和民间组织的限制。
尽管协定存在争议,但中欧商界普遍看好该协议,认为它将在投资准入、竞争环境、跨境并购、研发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近期,中国也采取积极姿态,降低与欧盟的争议调门,优先推进经贸关系,显示出“战狼外交”作风有所软化。
与此同时,欧洲正在努力降低对中国的过度依赖。一些专家指出,《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可能会促使中国减少补贴绿色科技等领域,从而削弱其市场主导地位,帮助欧洲降低相关行业的依赖。
总而言之,未来《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能否顺利推进,以及它是否能够真正修补中欧关系,还需要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