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走向世界”到“东升西降”:中国式奥运与权力变迁
-
从“走向世界”到“世界走向我们”?中国崛起后态度转变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个盛大的体育盛宴,也成为了中国崛起后姿态转变的标志性事件。从早年的“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到如今的“东升西降”,中国模式优于西方,这种态度转变引发了广泛讨论。
“一切需要时间” 与 “中国模式好于华盛顿模式”
在奥运会召开之前,中国曾向老百姓承诺一切需要时间,暗示着未来民主和人权的发展。然而,2008年以后,“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等词从官媒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我们不需要学习西方,我们的体制更好”。
2008年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进一步坚定了中国“中国模式好于华盛顿模式”的信心。如今,中国自认为“东升西降”,中国威权制度比西方更优越,甚至宣称“中国的民主胜过美式民主”。
奥运会的成功与背后的阴影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无疑取得了巨大成功,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观众都感受到了中国举办的盛大景象。然而,在欢庆的同时,也存在着无法忽视的阴影。 尽管西方采取接触政策,但由于中国镇压藏人的抗议,奥运初期依然经历了一些抗议和抵制。此外,在申奥过程中,中国曾将奥运与人权挂钩,但在实际行动中却反其道而行之,打压异议人士、驱赶外地民工、收紧言论自由等行为都令人诟病。
西方对北京冬奥的警惕与抵制
2022年,西方对北京冬奥会采取了更谨慎的态度,宣布外交抵制开幕式,并提醒运动员和记者在北京使用电子产品时格外小心。美国国家广播公司也决定不派播报团队到北京冬奥会现场。这些举措反映了西方对中国“进攻式防御”宣传、 “战狼”外交的警惕。
冷战思维与新时代的挑战
中国资深媒体人长平指出,中国的“进攻性防御”试图证明西方民主和人权是虚假的,并希望其他国家接受其统治逻辑。从加入WTO到举办奥运会,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长,也拥有更多的资本去影响西方。 这种“东升西降”的思维以及对西方的打压,使得西方开始反思接触政策的结果和未来发展方向。
面对日益变化的国际局势,如何化解彼此之间的误解,建立更加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将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