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南亚拥抱人民币支付
-
##东南亚对非美元金融渠道兴趣增长 中国推动人民币成为该区主要跨境支付货币
华盛顿 - 近年来,东南亚国家对非美元金融渠道的兴趣日益增加,中国正积极推动人民币成为该地区的主要跨境支付货币。这可能会增强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非常驻学者、金融服务咨询公司副总裁格林在分析文章中指出,中国央行正在加紧扩大在东南亚的跨境人民币金融交易渠道,为东南亚企业提供替代美元的选择。
如果东南亚当地公司广泛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将增强该地区对中国金融系统的依赖,进而扩大中国的区域影响力。格林表示:“监测亚洲内部的贸易支付和金融交易中人民币的使用比例,尤其是那些没有中国公司参与的交易,至关重要。如果人民币和中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在区域内支付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那么它将从本质上提高中国的区域经济影响力。”
中国官方一直在推动人民币在东南亚地区的应用和金融一体化。今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参加国际清算银行发起的人民币流动性安排,该安排将允许参与的央行在金融市场波动时寻求人民币资金支持。五家参与央行中的三家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东南亚国家减少美元使用的原因多重因素。部分官员担心美联储近期加息和其他货币收紧政策会对该地区产生潜在经济影响,例如导致货币贬值和资本外流。亚洲开发银行的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0年期间,东南亚大多数大型新兴市场经济体约80%至90%的出口以美元结算。
美元在东南亚贸易支付中的核心作用加剧了其在金融市场的主导地位。由于东南亚的外汇市场欠发达,一种当地货币转换为另一种货币往往需要先转换为美元,后者作为全球结算货币有更高的流动性和稳定性。美元主导地位也使美国政府的制裁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此外,东南亚银行家们对现有美元支付程序和流程的低效率感到不满。该地区少数银行是直接美元清算的参与者,大多数跨境美元支付往往必须通过小型金融机构在属于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的大型银行的代理账户,这种中介活动增加了成本。
东南亚国家也在探索区域内的结算解决方案。2019年,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中央银行签订了本币结算协议,增加贸易和投资中的本币使用。各国央行去年就本地货币服务政策倡议的更多细节达成一致。印度尼西亚央行行长瓦吉悠表示,预计在11月,东南亚最大的五个经济体的消费者可以通过整合后的支付系统进行区域内的跨境支付,该系统将使用国家之间的本地货币结算,而不需要使用美元作为中介。
尽管如此,格林指出,东南亚国家之间的本币结算仍然有局限性,相比于美元而言,交易成本仍然很高,直接货币交换和相关对冲工具市场不发达,这让中国看到了在东南亚地区扩大人民币交易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