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利法改革:击退“专利蟑螂”,助推创新
-
美国专利法改革: 打击“专利蟑螂” 推动创新
美国近期迎来一场历史性专利法改革,被专家称作自1952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变革。历时六年,从提案到正式实施,这一改革旨在解决长期困扰美国的“专利蟑螂”现象,推动真正的创新发展。
“专利蟑螂”指一些律师组成的公司,不从事生产或研发,而是专门收集专利并通过起诉他人索取巨额赔偿,导致很多人不愿创新研发,甚至退出市场。此次改革针对这一问题,主要从两方面着手:
一、完善公示制度,杜绝“非法索赔”漏洞:
旧法规定任何人都可以对标注不规范的产品提起诉讼并分享处罚金额,导致一些“专利蟑螂”利用这一漏洞四处寻利。新法明确规定,只有政府才能起诉未撤销过期专利标注的权利人,并禁止个人参与分享处罚金额,有效堵塞了法律漏洞。
二、简化申请流程,降低创新门槛:
新法取消了“最佳模式”条款,不再要求专利人证明在申请时使用的是当时最好的格式,简化了申请流程,降低了申请成本。此外,新法还扩展了个人对于专利的优先使用权抗辩手段,允许个人基于商业使用的证据抗辩侵犯其权利。
三、改革专利制度,促进国际接轨:
新法将美国专利申请从传统的发明优先制转变为发明人申请优先制,以正式向专利商标局提出申请的当天作为专利有效期的起始点。这与国际公约更加一致,避免了因时间差异而产生的争议。
四、强化审查制度,确保专利质量:
新法设立审后异议制度,允许任何人于发明人获得专利后的9个月内基于任何理由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出异议,挑战专利的有效性。这有助于保证专利质量,并减少司法诉讼。
总而言之,此次美国专利法改革旨在规范专利使用,打击“专利蟑螂”现象,降低创新成本,促进真正的科技进步和市场活力。